以上为部分截图
内容包括80节视频教学内容和教材全部内容。
部分教材文字:
第一课
“
托
”
的夹弹法
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
2、乐理知识
3、“托”的夹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大致了解古筝,并能够初步掌握“托”的夹弹法的弹奏。
教学准备:
一副义甲;一卷胶布;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古筝基本构造
调音盒,前岳山,琴弦,琴码,面板,后岳山,琴架等。
2、古筝的摆放
1)古筝一般放在琴架上,琴架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连体式琴架;另一种是分体式琴架。其中分体式琴架最
为常用。
2)琴架摆放时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只放在前岳山的下方,低的一只放在后岳山的下方。
3、手的部位名称
1)手腕,手背,手心。
2)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虎口。
3)第一关节(又称小关节),第二关节,掌关节。
4、义甲的佩戴
1、右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法是:
预先剪好八截胶布,长度大约能缠绕手指两圈半到三圈,放在一边备用。
1)将剪好的胶布贴在义甲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长度以能缠绕大指半圈为宜。)
2)用右手捏住义甲,尖的一端位于左下方,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松紧要适宜,不
能太松,也不要过紧。
2、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义甲的佩戴方法:
1)贴胶布的方法和大指一样;将胶布贴在义甲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
2)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义甲顺着手指的方向佩戴。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
左手义甲的佩戴方法与右手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左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向。
5、演奏姿势
1)首先选一张高矮合适的凳子,要求自己的腰部与筝面要平行。
2)身体坐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三分之一,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3)第一个琴码对准自己的身体的中心,身体离古筝约一到两拳距离。
4)两只脚可以前后错开平放,也可以用右脚踩在琴架下部的横架上。
5)小孩子脚够不着地时,可用一个小凳子垫在脚下,双脚一定要踩实。
6、分辨琴弦
如今我们常用的古筝共有 21 根琴弦,一般以 D 调定弦。它的弦序是按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音阶宫、商、角、
徵、羽(也就是简谱上的 1、2、3、5、6)循环排列的。那么这 21 个音可分为五个音区,分别是:倍低音区、低
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倍高音区。
建议大家在辨认各音区琴弦时,可先找出有代表性的绿弦,再推及其他琴弦。比如中音区,我们先找到中音 5,
然后向后退一根琴弦即为中音 6,那么从 6 开始按顺序下行的音阶也就很快找到了,6、5、3、2、1,反过来就是 1、
2、3、5、6。
二、乐理知识
古筝的学习要求在掌握弹奏技法的同时还要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
1)谱例
5
↓↑2
数拍:Sol
这是四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每拍用一下一上两个箭头表示,击拍时前半拍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后半
拍用向上的箭头表示。
2)谱例
5 —
— —
↓↑↓ ↑ ↓↑ ↓↑
数拍:
Sol
二
三
四
这是全音符,全音符是指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共有四拍。
位于四分音符后面的小横线,我们称它为增时线,一条增时线即表示增加一拍。
三、“托”的夹弹法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