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猜友发过资源,结果发的是种子,而且还不能下载,白白浪费了花花,目前全网几乎找不到资源(因为BANQUAN),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分享给大家
众所周知,BBC在拍动物纪录片时的偷拍技术堪称登峰造极。《荒野间谍》中,制作团队与科学家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潜伏摄像机,把摄像机伪装成各种动物、动物的便便、石头、树墩……混进动物群里拍摄。BBC的“狗仔队”显然没过瘾。这一次,他们脑洞再次大开,直接摄像机交给动物,于是就有了这部豆瓣8.8的《假如动物会摄影》。
《假如动物会摄影》是一部很特别的纪录片BBC出品,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质量有了保障。不管是从画面来看,还是就内容来说都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
最重要的一点是就在于这部纪录片的角度,大多数关于动物的纪录片,都是观众通过四平八稳的镜头去观察动物的一举一动。然而这次,团队根据动物的体型和习性,现场制作适合它们的微型摄像机。站在动物的角度窥视它们生存的大环境,以第一视角看世界,用这种独特的角度就好像在看动物的个人直播,非常憨萌有趣。
最先出场的是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的狐獴,这种身高只有30厘米的萌物生活在地下,因为它们的洞穴在地底又多又杂,还九曲十八弯,所以我们以往只能拍到狐獴在地面上活动的样子。多亏了两只小狐獴的小小摄影师特工组合,人类才首次见识到了狐獴地下王国的全貌。
狐獴的镜头帮人类拍到了史上第一张狐獴宝宝的照片,原来没断脐带的狐獴就能直立站着,而且这帮小家伙在地下都是闭着眼走路的,认路全靠嗅觉和吱儿哇儿乱抖的小胡子。在狐獴居住的地洞中,还不止它们一家,还有房客金龟子,它们双方互不为食物,金龟子会帮助打扫这里的环境。
《假如动物会摄影》不光能给你看神奇画面,还能破案。生活在南美的麦哲伦企鹅,每隔几年就会面临着一场大危机:60%的企鹅幼崽离奇死亡。科研人员借助附着式摄像设备发现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刚出生的企鹅宝宝还没有自己捕食的能力,为了给岸上的企鹅宝宝带回营养丰富的食物,企鹅父母通常要历经3天,在大海中往返近300公里。至此,谜题不攻自破,如果鳀鱼产量大幅下降,企鹅幼崽的存活率也将大幅降低。
其他的“动物摄影师”也和企鹅差不多,特爱自曝“隐私”——聪明的猩猩会利用树枝清洁牙齿;凶猛矫健的猎豹,面对猎物反击,也会偶尔认个怂逃个命。海狮会跑到海豚围剿的鱼群中捡便宜,享受一下免费大餐。
尽管这些小可爱代班摄影师们的手艺,没有BBC一贯的震撼雄伟,但它们拍下的画面,都是原本人类根本无法接触的它们在树冠、在地底的生活,但现在有了第一人称视角的画面,让我们能跟这些美丽、迷人、野性的小可爱们一块感受自然。《假如动物会摄影》不算BBC动物纪录片中制作最精良的,但一定是视角最独特的一部,你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