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四线小城市的初中数学教师,孩子现在小学四年级,看着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各大培训机构(在这就不一一点名了)很是痛心。
去年暑假,我想偷懒,就把孩子送到了一个本地有名的数学机构学习,这个机构有课前测和课后测排名,孩子刚去不太适应,晚上追着要我给她预习。我结果教材一看,大吃一惊,三年级暑假的孩子学习四年级下学期的内容(孩子现在正在学习的三角形),而且一课时(两小时)上了我们初中正常教学设计中四课时(也就是四个45分钟新课,正常还有一到两节复习课,也就是一周的内容)的内容,分别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三角形内角和、多边形内角和!第二天,我放下手头的家务陪孩子去听了一节课(该机构号称可以给家长听课,我想就是给那些不懂教育规律的家长听个热闹吧),果然,每个内容都是泛泛带过,根本没有来龙去脉。而且很多孩子都提前由家长教授过一遍,老师问的都能答出来。但理科的学习是要知道原理并会推导从而解决更多同类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病就是教出来的孩子不会思考!!!
举个例子:我现在教初一,人教版初一下学期第一章内容就是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其中就有一个习题是利用平行线证明三角形内角和180度。我所知道的是小学生是要通过剪贴得到这个结论的,但是这些机构从来不讲,刚讲“下面我们讲三角形内角和”,下面就齐声回答“180度”,然后老师就默认大家都知道原理,就开始讲用这个180度怎么解题。我经常给学生开玩笑讲,我要是说你们小学老师讲的是错的,三角形内角和不是180,是250度,现在听我的,都按250做,没有人会质疑,会拿出解题方法来跟我辩论,大家就默默改过来原来“背”的知识点,然后所有题目都按250做!
小学奥数同样如此,据我了解,很多机构打着奥数的名号,实际就是课内学习的拔高,但因为它们提前上孩子在学校没学过的知识,再出点拔高题,孩子普遍觉得比较难,所以觉得奥数很艰深。等到校内学到了相关知识点,而且比较浅显,孩子和家长就会觉得课外奥数学得就是好,考试能得高分!实际上,我所知道的我身边的绝大部分老师都是认真负责,专心教学的!但是架不住机构会忽悠,家长不信任你,经常还在各种场合吹捧机构的好,贬低学校教育!这,就是现今教育体制的悲哀!大环境如此,我个人能力有限,没办法改变。但是我知道了套路,就坚决不让孩子出去上辅导机构了!自己在家搜索资料给孩子辅导。
因此我个人认为,各位家长不要被机构挟持内卷,平心静气对待孩子的数学学习。实际上,理科成绩的提高稳定比文科要容易。选择机构要用心挑选,像我上面提到的机构在我们当地是很受家长追捧的,但是在他们那儿上课的孩子中考前模拟能保持在125分以上,鲜少能上140分(我们这儿的满分是150分),上到高中以后更是慢慢跟不上学校节奏了。如果你需要让孩子巩固课内所学,又没有时间辅导孩子需要送到机构,那么你就看看孩子在机构学习时的作业是不是跟课内同步。如果讲练的东西孩子都没学过那就基本是超前的,这对孩子的思考是是巨大的破坏!
我也曾买过某思赫赫有名的白皮书,四年级开始准备让孩子练习,它的内容是按小学数学基本体系排出来的,看起来跟课堂内容没任何联系,所以家长们往往按照它上面的标明的年级同步练习。但让孩子做了一页我就发现问题了,孩子现有知识解决不了!那就说明这个内容超前了,我就掉回头让她从三年级做起,果然虽然有些题目孩子对题型不熟悉不会解决,但我提供思路简单的讲解后孩子就能自己解决。所以,有时候家长们如果看到孩子做那些课外拔高的内容感觉完全不会,不要急着对孩子发火,要帮孩子分析找原因。一般就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题型练习少了,这种类型的问题没见过,不知道如何跟现有知识结合解决,家长可以看看参考答案给孩子讲解,切忌让孩子自己看答案,小学生甚至是初中生还不具备这种内化能力。另一种就是这些题中要用到的知识点实际是超前了,孩子的确没学过不能解决。那么接下来就看家长的选择了,如果真想要他能做出来,就报提前上的机构抢跑,学过了就会做了。但这样的弊端是机构的时间有限,不像学校学习,一周五天每天都有一到两节数学课,机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教会孩子运用学校七八节课的内容,必然有所取舍,对一些反应慢的孩子绝不是好事,对一些接受能力强的孩子也不见得好,因为这会造成他在学校不专心听讲,觉得我都会都懂,而体制内课堂上的教学中,很多知识是按照教学规律一步步推导出来的(比如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用了一节课的内容推导三角形内角和。你会觉得有必要吗?不就一句话吗?),孩子错过了最精彩的推理过程!还有一种家长,如我,就比较佛系,降一级,做三年级的好啦!
如果想让孩子专搞竞赛,以后走强基,那可以看看我的这个帖子https://www.jiwake.com/post/46157-1,这个里面是真正的奥赛训练,但是一般资质的孩子是接受不了的,讲解的老师也要有相当的水平(我自己的娃就放弃了)!这是实话,我在教学中看到很多家长对孩子寄予众望,但孩子的天资真的平平,这样鸡的娃累家长也累,每天都是鸡飞狗跳,还容易出各种问题。
最后,强烈建议小学阶段让孩子多读读数学科普类的书,比如《数学在哪里》(跟人教版内容同步),《数学小侦探》,《有趣的数学旅行》,《数学简史》等在故事中介入数学名词,还有《数学家的故事》,《丘成桐自传》等介绍数学名人学习数学的书,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接触到一些数学基本概念,实际应用,才不会觉得数学就是简单的做题,在阅读中也慢慢掌握了阅读理解的能力,对今后的自学(包括看懂参考答案)都大有益处!中央电视台《开讲啦》也有采访国内几位数学大家的专题,像王亚湘、张继平、丘成桐等,也可以带着孩子看看。几位数学家在回答问题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到什么时候学什么,能掌握多少是跟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密切关联的,如果过于急功近利,往往到高中、大学就会溃不成军!
以上,就是我在鸡娃鸡学生中的一点观察思考,仅供各位负重前行的家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