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晶是谁?
他的成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浙江省教育年度影响力人物,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教师,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三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等。
他的著作:出版专著《让孩子学会写作》《作文九问: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小学生群文读本》《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诗词大发现》《流鼻涕的秋天》等,每本都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
他的影响:他研究群文阅读,在全国掀起了群文阅读的热潮;他研究古诗文,探究式读诗词的方式,让古诗文变得像破案一样有趣;他给孩子写儿童小说,孩子们感觉他写的就是自己;他研究作文,发现的“蒋式作文技巧”成为很多孩子的作文教材。
作文技巧22讲,是蒋军晶老师多年作文研究所得。
有老师学了这些技巧,说:说实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看完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不足。特级就是特级,男神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很多的技巧,在写一篇文章时,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一股脑儿都用上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有所选择。每个技巧都有用到一些很简单易懂的文字,读起来却让人感觉茅塞顿开。
有家长学了后说:通俗易懂!提供了具体范例,针对写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给予具体技巧指导。内容不多,没什么废话。作为特级教师,难得没有一点故作高深,很适合中小学生使用。另外也不得不感慨,看了书后,深觉我们中小学写作课,教的都什么鬼。很多基础的写作技巧,恐怕如今的大学生也未必掌握。
我们举例来看。
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 “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不太会写作的孩子写人的外貌,是用“有”和“一”来串联五官。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 “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的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这段外貌描写仍有“程式化”的嫌疑,但读起来确实舒服多了。
写说不出现“说”
写“说”怎样才能不出现“说”?换“道”,换“喊”,换“叮嘱”,这只是一种方法。
可以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不要小看这个技巧,很多孩子小学毕业了也不清楚这个写作的“秘密”。通过一定的训练,孩子还可以从中学会细节描写。
文字不如视频直观。我们来看蒋老师作文技巧视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