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分,阅读《如何说 孩子才能和平相处》这本书对我而言,可谓意义重大,我不知道它是否能够象《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那样,成为我与人交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我的确希望,它能够让在孩子们相处问题上几乎陷入绝望的我,看到一点点亮光和希望。
书的内容与阿黛尔.法伯的《解放父母 解放孩子》有相似之处,同样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针对各位家长提出的孩子们相处时的每个问题,每种困惑,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展开叙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老师和学生的概念,我们看到的是只不过是一些希望在讨论中受到启发和帮助的家长,以及和家长分享自己的经验,并通过共同讨论使之得到提高与升华的法伯。正是因为整个过程没有说教感,使得整本书中都洋溢着平和与温暖。同时,一些关于孩子相处过程的失败案例又令人忧心忡忡——当你看到孩子们因为童年时父母处理不当留下的阴影,在今后漫长的几十年中一直无法放下压在心中的巨石,长久地承受着精神的巨大折磨时,难道你不会心痛吗?
而在读完这本书以后,仿佛头脑中某处原本被封闭的空间突然敞开,一丝明亮的光线透进房间,令一切豁然开朗。事实上,每次读完法伯的书后都会产生同样的感觉,我开始爱上这位用一生的时间去关注儿童教育,并且拯救了无数孩子与家庭的女士。与其它育儿书籍作家不同的是,法伯的书中总是透着一种深切的洞悉,她能够将深奥晦涩的心理学知识,用浅显的语言和方式去表达与传递,让每位家长在阅读时既惊奇于语言表达的魔力,又能理解隐藏在这种表达方式背后的微妙不同。正是这一点微妙的不同,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在表达时的措辞所传递给孩子的不同信息,并且明白,当处理争端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指责、怒斥或惩罚,而是理解、尊重与信任。
法伯在处理孩子间争端的技巧与方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当孩子们均处于怒火之中时,不要试图分清谁对谁错,而应理解每个孩子的立场和需求,并给他们倾诉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被尊重,也愿意将评判的权力交给家长。
2、不要在两个孩子面前过度指责一个,庇护另一个,即使其中一个孩子总是很强势地欺负另一个。要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给两个孩子造成一种心理暗示,让强者更愤怒,弱者更加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3、要和孩子共同商议解决的方法,最好是请他们自己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当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已经被理解后,他们也会厌倦于争斗,而愿意以一种更加友好的方式去谈论和解决问题,比如给让步的孩子在另一方面进行补偿。
4、不要强行要求孩子们分享,而应鼓励他们分享,但当他们不愿意时,尊重他们的选择。尽管分享是一种美德,但若非发自孩子内心的分享,只会让孩子在这种徒有其表的分享形式下,变得更加怒气冲冲。
在书的最后,当我看到法伯由孩子之间的和平相处,联想到他们长大后,将如何正确妥善地处理自己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用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既能抓住事情的关键,又能以不破坏世界的方式去寻找最佳的解决方式时,心中颇感欣慰。我相信,这些技巧不仅仅适用于孩子之间,同样适合于长大后的他们,以及正在为人际交往而烦恼的千千万万成年人。它所改变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或一个家庭,甚至会是整个社会或整个国家。
就象巴金所说: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